阅读历史 |

第四千六百四十九章 信吗? (第4/5页)

加入书签

曹昂从前年梁和杀了丁氏和自己亲弟弟之后,曹昂就意识到因为出身和教育的关系,他所看待问题的思路和中下层将校看待问题的思路是不一样的,哪怕他努力的深入中下层将校,去接触认识他们,让更多的百夫长认识到自己曹昂是实打实的在解决问题。

可一些认知上的错位,依旧是存在了。

沟通能解决很多的问题,但层次的差距在那里摆着,有些问题,曹昂根本认识不到,而认识不到,又如何能去提出相应的问题。

这种情况不仅仅是过去存在,现在存在,甚至是官方用以记录的史书都存在,最简单的一点,历史的视角和立场,大多数非专业研究历史的人都会轻易的疏忽过去。

以清末民国到建国为例,历史的视角只有三个地方,北京,上海和沿岸,清末视角以北京为主,北京发生了什么历史就泛化的记录为全国都发生了什么,比方说义和团,历史记录是扶清灭洋,但实际上只有北京地区义和团因为当地的大环境不得不如此,其他地方是清洋一起灭。

比方说剪辫子,北京地区是哭丧着不同意,甚至剪了再续,所以历史上全都是如此,但实际上天下大多数的地方都是剪了在祠堂说了,告慰列祖列宗,说是三百年的奴役结束了。

同理还有民国,民国历史的记录点是上海,所以泛化的描述都以上海模式为主,哪怕明知道其他地方不是如此,也依旧按照此记录。

实际上这便是所谓的历史视角,这种视角下,有些东西是看不到的。

曹昂学的是世家的法度,那有些东西哪怕深入到了百姓之中,也不会意识到问题在什么地方,这天下是一条条规则束缚而出,身在规则之中,其实是很难看到全貌的。

所以曹昂自然而然的理解了刘备的做法,有些事情必须要问士卒,士卒才会告诉你答案,你才能懂得士卒真正的需求。

“很难。”田仲苦笑着说道。

“可再难,也有解决问题的办法。”曹昂看着田仲很是认真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